欢迎访问吉林大学未来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今天是
    先进能源与环境材料团队研究成果在Angew. Chem.发表:超大孔分子筛限域CsPbBr3钙钛矿纳米晶实现高效光催化析氢
    发布日期: 2024-08-23  浏览:
  • 近期,吉林大学未来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化学学院、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发表题为“Confinement of CsPbBr3Perovskite Nanocrystals into Extra-large-pore Zeolite for Efficient and Stable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的研究工作。该工作通过主客体组装策略,在超大孔分子筛ZEO-1中成功实现了CsPbBr3纳米晶体的限域生长。基于这一设计,团队进一步实现了Pt纳米粒子及钙钛矿纳米晶体在ZEO-1基质中的共组装。得益于光催化活性位点利用率的提升,载流子的高效分离和传递,复合材料对I3的有效吸附,所制备的Pt/CsPbBr3@ZEO-1光催化剂在光催化HI分解析氢反应中展现出了卓越的光催化效率以及稳定性。这项研究工作提出以超大孔分子筛ZEO-1作为微尺度组装平台,成功实现了多种光响应客体组分在分子筛基质主体中的高效组装,不仅为钙钛矿纳米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还为设计和开发新型分子筛基光催化剂开辟了新方向。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MHPs)因其出色的光物理特性而成为一类革命性的半导体材料,具有在可见光谱中的高光吸收率、优异的载流子迁移率、可调带隙和长载流子寿命等优点。这些特性推动了其在光伏和光电子领域的广泛应用。鉴于这些优异特性,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MHPs在可见光驱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与传统块体钙钛矿材料相比,钙钛矿纳米晶体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更短的载流子扩散路径,使其在光催化应用中更具潜力。然而,传统的钙钛矿纳米晶体和胶体量子点在溶液中往往不稳定,容易发生聚集,这严重限制了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催化效率和稳定性。为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型光催化材料,使其不仅能够有效提升钙钛矿纳米晶体在催化体系下的稳定性,同时也保留其优异的光电特性以用于高效光催化应用。分子筛具有均匀的孔道结构、高比表面积、优异的热/化学稳定性,这些特性使之成为在主客体组装过程中引入、分散和稳定具有催化活性的纳米材料的理想基质材料。此外,分子筛孔道的空间限域效应还能进一步调控客体钙钛矿材料的几何、电子结构,这可能为分子筛主体或钙钛矿客体材料赋予新的物理、化学特性。

    鉴于此,本工作提出利用超大孔ZEO-1分子筛限域组装CsPbBr3纳米晶体制备分子筛基复合光催化剂,成功实现了粒子平均直径为3.4 nm的钙钛矿纳米晶体在ZEO-1基质中的限域生长(图一),通过对比体相CsPbBr3, CsPbBr3纳米晶体以及CsPbBr3@ZEO-1复合材料的能带结构,可以观察到限域在ZEO-1基质中的钙钛矿纳米晶体展现出更小的能带间隙(图一),进一步拓展了CsPbBr3@ZEO-1复合材料对可见光的响应范围,增强了光子的吸收与利用率。

    图一:CsPbBr3@ZEO-1复合光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利用ZEO-1分子筛的本征超大微孔结构,在成功引入钙钛矿单组分客体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并合成了双组分复合光催化剂(Pt/CsPbBr3@ZEO-1),其中Pt纳米粒子和CsPbBr3钙钛矿纳米晶体均匀分散在ZEO-1分子筛基质中,并实现了空间上的紧密结合(图二)。

    图二:Pt/CsPbBr3@ZEO-1复合光催化剂中Pt物种的化学环境

    为了进一步说明Pt和CsPbBr3在ZEO-1平台上的成功组装,对比了单组分CsPbBr3@ZEO-1和双组分Pt/CsPbBr3@ZEO-1光催化剂的光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t的引入有效提高了载流子的分离和迁移效率,抑制了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显著提升了光催化剂的量子效率,并增加了HI分子参与光催化反应的机会(图三)。

    图三:CsPbBr3@ZEO-1和 Pt/CsPbBr3@ZEO-1的光电性能对比图

    催化结果也证实,所制备的双组分Pt/CsPbBr3@ZEO-1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催化HI分解析氢性能,其光催化产氢速率超过了大部分已报道的Pt基光催化剂(图四)。

    图四:复合材料的光催化产氢性能

    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结果进一步表明,Pt的引入能有效捕获光生电子,促进载流子的分离与传递。同时,Pt调节了复合材料的d-带中心,使其更靠近费米能级,从而增强了Pt/CsPbBr3@ZEO-1对质子H+的吸附和活化能力。此外,复合材料对于H中间体(H*)的吉布斯自由能更低,有利于提高催化剂对光催化析氢反应的催化活性(图五)。

    图五:复合材料模型的构建以及对应性能指标的计算结果

    相关的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上,文章第一作者为吉林大学博士生高士钦和鼎新学者博士后王博伦,通讯作者为吉林大学教授于吉红和天津工业大学教授梅东海。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111计划等项目支持。

    全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3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