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吉林大学未来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今天是
    先进能源与环境材料团队研究成果在JACS发表:Cu-OFF-ERI分子筛:共生结构协同促进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
    发布日期: 2024-08-26  浏览:
  • 近期,吉林大学未来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化学学院、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发表题为“Cu-OFF/ERI Zeolite: Intergrowth Structure Synergistically Boosting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xwith NH3”的研究工作。该工作证明了通过无有机模板法合成的具有OFFERI共生结构的Cu-T催化剂表现出比Cu-ERI和Cu-OFF以及Cu-SSZ-13更好的脱硝性能。同时利用结构表征、原位漫反射红外傅立叶变换光谱分析以及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等揭示了共生结构提升Cu-T催化剂水热稳定性以及水热老化后低温活性提升的机制。本研究从分子筛共生结构的相互作用角度为设计高性能NH3-SCR催化剂提供了新方向。

    柴油车尾气排放的NOx是我国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也是产生细颗粒物和臭氧的重要前体物。高硅Cu-SSZ-13因具有宽温度窗口和优异的水热稳定性,而被商业化用于柴油车尾气NOx去除,但SSZ-13的合成需要使用昂贵且有毒的有机模板剂(TMAdaOH)。虽然已有报道采用无有机模板剂法合成Si/Al为4的SSZ-13分子筛,但该Cu-SSZ-13催化剂水热稳定性有待提升。其他拓扑结构的小孔分子筛催化剂,如Cu-SSZ-39, Cu-LTA, Cu-ERI, Cu-SSZ-16, Cu-SSZ-52等,都展现出优异的脱硝性能和水热稳定性,但这些分子筛的合成也需要使用有机模板剂甚至是对环境有害的F。Cu-KFI也被报道可在无有机模板剂条件下被合成,但结构原因导致其低温活性较差,限制了应用。因此,探究无有机模板剂合成,且具有优异脱硝性能的铜基分子筛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先进能源与环境材料团队在无有机模板剂下合成了具有ERIOFF共生结构的T分子筛,并利用XRD、SAED patterns以及STEM-ABF等证明了合成的T为共生分子筛(OFF占比50–60%),合成的ERIOFF分子筛为纯相(图一)。

    图一:合成的分子筛的结构分析

    根据水热老化前后的相对结晶度变化,说明Cu-T、Cu-OFF、Cu-ERI催化剂的水热稳定性差异的原因应该是由Cu活性物种的分布而非分子筛骨架结构导致。利用Co滴定法说明Cu-T的共生结构有利于6MR铝对的生成。利用NH3饱和吸附红外、3D ED以及DFT计算说明Cu-T中Cu2+更倾向于占据水热稳定性优异的6MR(图二)。这两种因素是Cu-T具有优异水热稳定性的原因。

    图二:Cu-T水热稳定性优异的机理分析

    水热老化后Cu-T的低温SCR反应速率提升,而Cu-ERI和Cu-OFF的低温SCR反应速率下降。原因可能是虽然水热老化过程中Cu-T的活性Cu物种减少,但在Cu-T的ERI结构内产生的CuxOy物种促进了NH4NO3的形成,在共生界面处残留Brønsted酸位点的作用下,形成的NH4NO3可以在低温下发生SCR反应速率更高的快速SCR反应路径,这是Cu-T低温SCR反应速率提升的原因(图三)。水热老化后的Cu-ERI的Cu活性物种也会形成CuxOy物种,且该CuxOy物种也会促进NH4NO3的生成,但由于缺乏分解NH4NO3所需的临近Brønsted酸位点,导致快速SCR反应路径难以发生。这两者是水热老化后Cu-ERI的SCR反应速率下降的原因(图三)。水热老化后的Cu-OFF的Cu活性物种减少,但由于OFF的12元环孔道在水热过程中容易发生脱铝,因此易形成CuAlOx物种而非CuxOy物种,不利于NH4NO3的生成,这是Cu-OFF低温SCR反应速率下降的原因(图三)。

    图三:水热老化后Cu-T低温SCR反应速率提升的原因剖析

    水热老化前后Cu-T均展现出优异的脱硝性能,甚至水热老化后的脱硝活性明显优于水热老化后的Cu-SSZ-13(图四)。

    图四:水热老化前后Cu-T和Cu-SSZ-13性能

    综上所述,本工作不仅揭示了共生结构分子筛协同提高催化剂脱硝性能的机理,而且还提供了一种新的NH3-SCR催化剂,该催化剂有望在未来通过进一步优化取代昂贵的商业Cu-SSZ-13催化剂。

    相关的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J. Am. Chem. Soc.上,文章第一作者为吉林大学助理教授韩金峰、吉林大学博士后李俊延和天津工业大学博士生赵文茹,通讯作者为吉林大学教授于吉红、天津工业大学教授梅东海和天津大学教授刘庆岭。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11计划”、移动源污染排放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开放基金等项目支持。

    全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3c13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