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吉林大学未来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今天是
    未来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高压科学与技术团队2020年第二批“鼎新学者”全球招募公告
    发布日期: 2020-07-25  浏览:

  • 吉林大学“鼎新学者”面向学术生涯成长初期的青年人才,学校提供一流的科研平台、创新的科研环境、与一流高校教职相媲美的福利待遇,助力青年学者在其学术生涯起步的关键阶段,心无旁骛地进行学术探索和科研创新,产出原创性、标志性的学术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

    吉林大学未来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积极依托学校“鼎新学者“计划面向海内外招募青年英才!

    未来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吉林大学未来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于2016年5月成立,是吉林大学重点建设的“人才与学术特区”和“国际交流合作窗口单位”,是学校实体性科研机构,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于吉红教授担任实验室主任。实验室紧密围绕世界科学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依托高水平国际合作和学科交叉融合,开展基础前沿探索与应用研究,产出重大原创性、标志性成果,努力构建世界一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实验室是科技部的“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外国专家局与高校合作共建的首个“中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基地”。

    实验室依托优势学科,首批建设先进能源与环境材料等7支中外联合科研团队,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推动关键领域迈向领先水平,每支团队均由中外方首席科学家联合领衔,以“大师+团队”模式组织国际联合攻关。

    实验室网址:http://icfs.jlu.edu.cn

    高压科学与技术团队

                                                                           
             
                         

    高压科学与技术研究团队致力于发展凝聚态物质科学计算方法和高压实验技术,探索物质在高压等限域条件下的新现象和新规律。研发集结构搜索与设计、第一性原理计算和动力学模拟等功能于一体的科学计算软件平台;开发集电学、磁学和光学测量于一体的超高压综合实验技术平台;探索氢金属化和行星内部物质构成等高压物理问题;开展新型超硬、超导和高能量密度等高压相功能材料的创新设计和实验制备。吉林大学马琰铭教授任团队首席科学家。


                                                                                                                                                                                                                                                                                                               

    研究方向1:高压科学与技术

    合作导师:马琰铭,吉林大学物理学院教授,“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吉林省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物理学会凝聚态理论与统计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核学会计算物理分会副理事长;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副主编,Journal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Letter, Journal of Physics: Condensed Matter, Scientific Reports等国际期刊编委。主要从事高压极端条件下的计算凝聚态物理研究工作,近5年来,在包括Nature, Nature Rev. Mater., Nature Commun., Phys. Rev. Lett., Proc. Natl. Acad. Sci. USA, J. Am. Chem. Soc.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检索论文90余篇;2017-2019年连续三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榜单;曾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2015和2019年,第一完成人)、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2010和2018年,第一完成人)、国际奖2项:国际高压科学与技术协会“Jamieson奖”和意大利理论物理中心授“Walter Kohn”奖。主持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等多项项目,是“高性能计算”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首席科学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负责人、“吉林省黄大年式科研团队”负责人。

    个人主页:

    http://icfs.jlu.edu.cn/info/1041/1108.htm

    联系方式:mym@jlu.edu.cn

    招聘条件:具有高压物理/计算物理等方面的研究背景,有较强的理论分析能力和计算模拟经验;拥有较强的独立科研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对科学研究富有热情。


                                                                                                                                                                                                                                             

    研究方向2:新型超硬材料的结构及物性

    合作导师:李全,吉林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负责人(课题经费517万元)。主要从事高压下新型超硬功能材料的晶体结构、相变、电子和力学性质的研究。发表SCI论文80多篇,其中8篇发表在Phys. Rev. Lett.上(3篇一作,3篇通讯),研究成果被Nature News, Sciencedaily等国外科学媒体亮点报道。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5年,第四完成人)和中国高压学会授予的“优秀青年科学家奖”(2017年),任中国晶体学会高压专委会和材料学会青委会理事,被聘为物理学报和Chin. Phys. B两刊青年编辑。

    个人主页:

    http://icfs.jlu.edu.cn/info/1041/1110.htm

    联系方式:liquan777@jlu.edu.cn

    招聘条件:具有计算物理/材料/化学方面的研究背景;优先考虑熟悉编程的申请者;具有严谨的科研态度和较好的英文写作能力,富有责任心和协作精神。


                                                                                                                                                                                                                                             

    研究方向3:高压下室温超导的材料设计

    合作导师:刘寒雨,吉林大学物理学院教授,Current Chinese Science期刊编委。主要从事凝聚态物质结构预测与高压物理研究,具体包括:氢化物高温超导体的结构设计;固体氢在高压下的物性研究等。近5年来,在包括Nat. Commun., Phys. Rev. Lett., Proc. Natl. Acad. Sci. USA, Phys. Rev. B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检索论文80余篇;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2019年,第四完成人)、获中国晶体学会极端条件晶体材料分会(国际会场)授予的“Best Young Speaker Award”(2018年)和第四届国际极端条件下的物质与辐射学术会议(ICMRE)“MRE Young Scientist Award”(2019年)。

    个人主页:

    http://icfs.jlu.edu.cn/info/1041/1111.htm

    联系方式:hanyuliu@jlu.edu.cn

    招聘条件:在计算凝聚态物理领域取得博士学位,熟悉密度泛函理论并掌握几种第一性原理计算软件方法,具有较强的英文论文阅读及写作能力;工作作风踏实勤奋,具有良好科研素养。

    申报条件


                                                                                                                                                                                                                                           

    1.在国(境)外世界大学排名前300的高校或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或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或在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等获得者及院士等国际顶尖学术大师的科研团队获得博士学位或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35周岁以下。

    3.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三年,2020年应届博士毕业生优先。

    4.进校后须全职在吉林大学从事科研工作,按博士后管理。


                                                                                                                                                                                                                                                                                                               

    评审主要考查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发展潜力,拟开展研究内容的创新性及对所属学科领域的推动作用等。

    申报材料

    申报前请提前联系合作导师。9月1日0点申报系统开放后,在线填写申报信息并上传以下材料:

    1.身份材料。已获得博士学位的申请人须上传博士学位证、毕业证扫描件;应届博士毕业生须上传学生证及所在学院出具的满足博士毕业要求的证明扫描件。

    2.学术及科研成果材料。

    (1)博士毕业论文全文扫描件,要求上传送审版本,论文中不得出现申请人姓名、导师姓名、单位名称等暴露个人信息的相关内容。

    (2)代表申请人最高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论文、专著、专利或奖励等,可以从以上类型材料中任选,但总数不超过3个。其中:论文提供全文,专著提供封面、目录和摘要,专利或奖励提供证书扫描件。

    3.推荐信2封。包括博士导师推荐信及同行专家推荐信。

    时间安排


                                                                                                                                                                                                     

    系统申报:9月1日-9月15日

    学院推荐:9月16日-9月25日

    学校评审:10月-11月下旬


    28-35岁是你职业生涯提升最宝贵的阶段,你最期待的是任你施展才华的舞台,你最渴望的是懂你且愿意无保留支持你的事业发展平台,这里有你需要的一切。这里,学术为本,人才为先,发展为要,与学术大师为友,共筑发展大业,未来可期!

    未来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诚邀你的加盟!



    扫描二维码

    查阅学校第一期招募公告

    扫描二维码查阅

    实验室第一期招募公告


    扫描二维码进入申报系统

    申报系统将于9月1日0点开放


    外籍人员申报通道

    Foreigner application channel

    Foreigners please scan the QR code todownload the application materi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