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吉林大学未来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今天是
首页 / 团队成员 / 正文
  • 吴迪教授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转化医学研究院

    地址:长春市新民大街1号

    邮箱:di_wu@jlu.edu.cn


    个人简介

    吴迪,国家级青年人才,吉林大学唐敖庆学者领军教授A岗,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转化医学研究院、中国-新加坡肝脏病学研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PI,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转化医学与药理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2009年和2013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别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2022年毕业于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导师为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Hartmut Michel教授。随后继续在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研究所开展博士后研究,并加入弗劳恩霍夫转化医学与药理学研究所担任技术经理和客座研究员。2022年获马普学会诺贝尔得主青年基金,2023年获马普学会年度杰出青年科研工作者,同年获拜耳基金会-林岛诺贝尔奖大会奖学金。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及结构生物学(冷冻电镜)等手段对人类疾病相关膜蛋白的结构功能、致病机理等相关分子机制进行研究,开展基于膜蛋白的新型药物靶点的发现与验证工作,以及靶向相关膜蛋白的新型药物小分子或生物治疗分子的开发与表征等。近年来以通讯/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 Nature Chemical Biology,PNAS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


    教育经历

    2009. 9 - 2013. 7  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学士

    2013. 9 - 2016. 7  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硕士

    2016.10 - 2022. 6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研究所/法兰克福歌德大学 博士


    工作经历

    2022. 7 - 2024. 12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研究所 博士后

    2023. 9 - 至今   弗劳恩霍夫转化医学与药理学研究所 客座研究员

    2025. 1 - 至今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研究所 客座研究员

    2025. 1 - 至今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教授


    成果奖励/学术荣誉

    2024   国家级青年人才

    2023   马普学会年度杰出青年科研工作者

    2023   拜耳基金会-林岛诺奖大会奖学金

    2022   马普学会诺奖得主青年基金


    研究方向

    分子膜生物学:
    运用生化、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以及结构生物学(如冷冻电镜)等多种手段,对人类疾病相关膜蛋白的功能和结构进行系统研究,并阐明其致病机理和相关分子机制。

    药物发现与开发:
    致力于针对膜蛋白的创新分子筛选与开发,包括对膜蛋白抑制剂和调控性小分子化合物的功能表征与验证,以及设计和优化膜蛋白靶向的生物治疗分子。


    代表性论文

    1. Ri K, Weng T-H, Cabezudo AC, …, Hummer G*, Wu D*, Nguyen LN*, Safarian S*. Structural and mechanistic insights into human choline and ethanolamine transport. Nature. 2024 May 22:1-8.

    2. Wu D, Mehdipour AR, Finke F, et al. Dissecting the conformational complexity and mechanism of a bacterial heme transporter.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2023 Apr 24; 19, 992-1003.

    3. Grund TN1, Radloff M1, Wu D1, et al. Mechanistic and structural diversity between bd isoforms of Escherichia coli.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1 Dec 14; 118(50).

    4. Safarian S, Opel-Reading HK, Wu D, et al. The cryo-EM structure of the bd oxidase from M. tuberculosis reveals a unique structural framework and enables rational drug design to combat TB.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1 Sep 2;12(1):1-10.

    5. Wu D, Grund TN, Welsch S, et al. Structural basis for amino acid exchange by a human heteromeric amino acid transporter.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0 Sep 1;117(35): 21281-21287.

    6. Wu D, Wang C, Yang J, et al. Improving the Intracellular Drug Concentration in Lung Cancer Treatment through the Co-delivery of Doxorubicin and miR-519c Mediated by Porous PLGA Microparticle. Molecular Pharmaceutics, 2016, 13, 3925-3933.

    7. Wu D, Yang J, Xing Z, et al. Phenylboronic acid-functionalized polyamidoamine-mediated Bcl-2 siRNA delivery for inhibiting the cell proliferation. 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 2016, 146: 318-325.

    8. Wu D, Han H, Xing Z, et al. Ideal and reality: barricade in the delivery of small interfering RNA for cancer therapy. Current Pharmaceutical Biotechnology, 2016, 17(3), 237-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