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吉林大学未来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今天是
    吉林大学未来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
    发布日期: 2022-01-01  浏览:


  • 旧岁已展千重锦,未来正待谱新篇。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谨代表吉林大学未来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向实验室全体师生、关心与支持实验室建设发展的各级部门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新年的祝福!


          ICFS      


    回首这一年,意义非凡。我们亲历了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百年成就使人振奋。未来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始终与党和国家科教事业同心同向,与学校“双一流”建设同路同行,凝心聚力、锐意进取,以“出机制、出人才、出成果”为导向,有效对接和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开展前沿科学探索及应用研究,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实验室已在平台建设、团队建设、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研究生培养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助力吉林大学“双一流”建设,服务党和国家科教事业高质量发展。

    1. 平台建设稳步推进,战略格局持续提升。实验室是吉林大学重点建设的“人才与学术特区”和“国际交流合作战略窗口”,实验室以高水平平台建设为牵引,建立多学科交叉科研范式,探索国际化引才用才机制和联合创新模式。目前,实验室已是国家外国专家局“中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基地”、科技部“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3个国家级平台,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2. 团队建设有序推动,人才效能着力增加。实验室在先进能源与环境材料、高压科学与技术、毫米波技术与应用、先进金属材料、转化免疫学、战略先进电子材料、古生物化学与生物演化、人工智能8支团队基础上,新增新概念材料团队。实验室现有各类高层次人才40人次。2021年,1人当选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当选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通讯院士,1人受聘出任全球化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J. Am. Chem. Soc.执行主编。

    3. 科学研究实现新突破,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高。2021年,累计发表实验室署名论文140篇,其中包括Science、Nature以及相关学科顶尖期刊论文。面向能源的重大需求,成功设计开发了基于分子筛膜为固态电解质的一体化柔性固态锂空电池,为固态电解质材料和固态储能器件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该成果发表在Nature上;面向生命健康的重大需求,实现了手性纳米材料在复杂生理环境中淀粉样类疾病的早期检测和药物筛选方面的突破,该成果发表在Science上。

    4. 国际合作持续深化,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加强中外合作联合创新,国际合作论文占比43%。承办2021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长春)中乌前沿科学论坛,聚焦“先进材料”和“前沿物理”,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学和科研机构专家合作。联合承办首届“唐敖庆”博士生学术论坛暨吉林大学第十四届博士生国际学术论坛化学分论坛,以“展望十四五,‘化学+’学科新蓝图”为主题,分享国际最新科研成果,进一步促进与国际知名专家进行高水平、全方位的合作交流。

    5. 研究生培养模式不断创新,人才培育质量切实提升。实验室在相关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设立英才特色培养计划,实行中外双导师联合培养模式,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和交叉学科背景的高水平科研人才,现有在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共45人。实验室启动“未来之星”种子基金项目,用项目促进国际合作,设立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和青年人才培养项目,选拔和培养优秀青年科技人员。

    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在国家、吉林省各级部门和吉林大学的共同指导下,未来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已完成基本建设阶段性任务,正以更加昂扬进取的精神面貌和奋发有为的工作状态,向着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目标迈进!

    让我们一起向未来!值此新年之际,祝长期以来关心与支持实验室建设发展的朋友们新年快乐、阖家幸福、2022事业更上一层楼!


    主任  于吉红

    未来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2022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