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吉林大学未来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今天是
首页 / 党建园地 / 工作动态 / 正文
    【保密提醒】“五不”防住手机泄密
    发布日期: 2025-04-28  浏览:
  • 在数字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智能手机已成为我们生活、工作、学习及娱乐的紧密伙伴。然而,从安全视角审视,智能手机失泄密风险隐患层出不穷,即便是简单的通话、图片分享、发送信息,都潜藏着信息安全的危机。请查收这份手机使用“保密贴示”,别让手机成为身边的泄密“黑洞”。

    不能拍

    很多手机App在使用时都会要求获取定位、读取相册、打开麦克风等权限。如果对涉密内容拍照留存,这些敏感信息极易被获取并上传至互联网上。同时,大部分手机基础软硬件由国外厂商提供,很难保证没有后门和漏洞,即使只拍照,不主动分享,信息也可能泄露。

    不能带

    手机App在安装或更新的过程中,可能被植入病毒、木马等恶意代码。这些恶意代码可以控制手机的麦克风和摄像头,把手机变为窃听窃视设备。另外,如果将手机带入涉密会议还可能因APP定位权限导致暴露涉密场所的地理位置。

    不能聊

    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普通手机,本质上是无线通信设备,利用无线电波在空中传输,具有高度开放性。如果在通话时谈论涉密敏感信息,极易被利用特定设备的窃听者远程截取,造成敏感信息外泄。

    不能传

    文件传输助手、手机邮箱通常缺乏严格的访问控制、加密和审计机制,涉密敏感信息一旦通过互联网电子邮箱存储、中转或发送,就等于相关信息失控,会给国家秘密安全带来极大失泄密隐患。

    不能发

    微信、QQ、钉钉等即时通信软件都是基于互联网的应用服务,微信拍发文件、图文识别小程序识别转换、AI写作、聊天记录都会通过“云端”传输、处理和存储,一旦涉密,就等于将敏感信息直接暴露在互联网中,其知悉范围完全不可控。

    牢固树立保密意识

    自觉遵守保密纪律

    时刻绷紧保密弦

    把好手机“保密关”

    保密提醒:严禁通过邮箱、微信等互联网通信软件传播国家秘密以及工作秘密普通红头文件应通过商密进行传播严禁使用图文小程序

    本期来源:新左旗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