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吉林大学未来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今天是
    实验室先进能源与环境材料于吉红院士团队博士后招聘启事
    发布日期: 2024-06-28  浏览:
  • 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学校始建于1946年,1960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1984年成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1995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审批,2001年被列入“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2004年被批准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学校,2017年入选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一、流动站简介:

    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进一步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2016年吉林大学成立了未来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实验室是吉林大学重点建设的“人才与学术特区”和“国际交流合作战略窗口”,是校内实体性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院士于吉红教授为实验室主任。实验室紧密围绕新物质的创造与转换、新能源材料、智能制造、精准医疗等未来科学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汇聚国际顶尖学术大师,组建中外联合科研团队,以战略发展为牵引,建立多学科交叉科研范式,开展前沿科学探索及应用研究,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努力建设成为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实验室是“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高校中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基地”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依托化学、物理、材料、医学、人工智能等优势学科,首批建设先进能源与环境材料、高压科学与技术、毫米波技术与应用、先进金属材料、转化免疫学、人工智能、新概念材料、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低碳-清洁能源富集与二氧化碳储存9支中外联合科研团队,以“大师+团队”模式带领卓越科学家、未来科学家、卓越博士后及优秀研究生开展联合攻关,产出系列标志性原创性科研成果。实验室建设多元化国际合作网络,已与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高校建立了6个双边联合研究中心,为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生物化学家Hartmut Michel教授建立大师工作站。实验室现有海内外各类高层次人才60余人次,中方科学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沃尔特·科恩奖等重要荣誉,3位外方专家获中国政府友谊奖。实验室已建设未来科学园,总建筑面积约31000㎡,园区内建有基础科研楼、测试中心、先进制造楼、协同创新楼、学术交流中心,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科学园区。

    二、导师简介:

    于吉红,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未来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曾任第九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分子筛专业委员会主任,美国化学会J. Am. Chem. Soc.执行主编,《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和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两刊主编,Chem. Rev., Acc. Chem. Res., JACS-Au, Adv. Mater., Chem, Matter, CCS Chem. 等期刊编委/顾问编委。

    长期从事无机多孔功能材料的分子工程学研究,在分子筛多孔材料的定向设计合成及其在能源、环境和新兴领域的基础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相关研究工作发表在Science, Nature, Nat. Rev. Mater., Acc. Chem. Res.,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Chem, Adv. Mater. 等期刊。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9年当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2021年当选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自2014年起连续被爱思唯尔评为化学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2023-2025年被科睿唯安评为“全球高被引学者”。曾担任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卓越研究群体项目(原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是“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负责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分别为第一完成人和第二完成人),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完成人),获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以及“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

    三、研究方向:

           致力于功能导向分子筛多孔材料的创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分子筛多孔材料的定向设计合成,包括分子筛新结构的开拓、新合成路线的开发、合成机理的研究,以及分子筛复合功能材料的制备;2)分子筛及分子筛复合材料催化性能的研究,包括C1转化、丙烷脱氢、烯烃环氧化、汽车尾气脱硝、制氢、生物质转化及光催化等;3)分子筛多孔材料吸附分离性能的研究,包括气体吸附分离、污染物吸附分离等;4)分子筛在能量存储及先进功能材料等领域的新应用,包括开发分子筛基固态电解质高性能一体化固态电池和新型主客体组装功能材料。

    四、招收类型及人数:

    项目资助博士后,1人

    五、应聘条件:

    1.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身心健康,年龄35周岁及以下。

    2.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应届博士毕业生优先。

    3.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已取得一定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4.对催化化学、无机功能材料领域有较全面的认知,博士期间在国际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所研究领域的高水平学术论文。

    5.具有多相催化背景的博士毕业生为优先考虑。

    六、岗位职责:

    1.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针对功能化分子筛复合催化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展开工作。

    3.指导相关方向学生进行科研。

    七、薪酬待遇:

    按《吉林大学博士后招收管理实施办法》(校发〔2020〕67号)文件执行。

    八、申请流程:

    1.博士后申请人登录吉林大学招聘网站(careers.jlu.edu.cn)进行系统申报,提交至中层单位初审

    2.中层单位对申请人资格进行审查、组织考核,确定拟聘人选;

    3.中层单位进行结果公示(5个工作日);

    4.公示结束后,中层单位系统审核通过;

    5.博士后申请人准备进站材料,办理进站手续。

    九、联系方式:

    联系人:崔老师

    电话:0431-85166853

    本招聘在职位招满前长期有效,申请人的材料信息将严格保密。

    吉林大学未来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20251028